台湾原住民族的精神传统深植于泛灵论──一种认为无形众灵影响自然与人类的世界观。这个信仰体系涵盖神祇、祖灵、亡灵及其他超自然力量。
在这些传统信仰中,萨满与通灵是核心。许多族群中,有些人被视为人与灵界之间的中介,即萨满。他们被相信能接收灵界讯息、执行治疗仪式并解读预兆。排湾文化(与北方鲁凯、东岸卑南、布农、卑拉族相似)中,萨满可为男性或女性。
仪式与庆典构筑了原住民族社会生活,标志收获、季节变换、狩猎成果与战争胜利──反映一种深受文化、生计与领域冲突塑造的生活方式。因此,仪式与庆典在收获、季节变化、狩猎成就与战争胜利等重大事件中扮演关键角色。
台湾每一个族群皆有其独特仪式结构与文化规范。原住民的宗教器物极为稀少且难以保存。二战后,随着现代文明兴起与耶稣会传教士介入,许多神圣器物被弃置、隐藏、销毁或转化。与日常生活物件不同,它们难以幸存于战后文化动荡中。本展中将带您一窥排湾族萨满使用的部分宗教器具。
这些占卜箱多出现在 20 世纪初;在此之前,族人使用鹿腹皮袋或藤编箱。制法为整块木料中凿空成方盒,前侧以雕刻图案装饰。艺术价值在于雕工;上口覆以麻绳网,固定于藤制小环以便绑绳。这些箱体由男性雕刻、女性编网。有些卑南族使用木雕盖代替网罩。箱内置小刀、槟榔、猪皮象征整只动物、相思树叶与玻璃珠。
占卜小刀为分灵箱不可或缺之物,仪式中运用。不同刀型有特殊用途,如切槟榔、切肉、雕刻木料等。
祭祀器皿,如供桌,在博物馆与部落文物市场极为罕见;由于其神圣性,长久以来不为外人所见。更重要的是,外来宗教(基督教与天主教)迅速传入,许多仪式器物被弃用、弃置或销毁。
在排湾族中主要供品器皿为带把长方木盘。萨满治疗仪式时,野猪或鹿肉置于其上。此木盘于重大节庆与社群仪式中同样使用。
I
在排湾文化中,神圣陶锅具有深刻的精神与象征意义。它们通常被安置在贵族住宅的石板墙壁上凿出的壁龛中(见下方照片)。这些陶锅被视为排湾族“三大神圣祖传圣物”之一,另外两件分别是玻璃珠与神圣小刀。
根据口述传统,排湾族起源于蛇与陶锅之间的一次神圣结合——这两种元素象征生命、守护与延续。只有贵族家庭才拥有这些神圣容器,它们被当作祖传圣物,世代相传。陶锅从不用于日常,而专用于最重要的仪式,例如祭祀祖灵、治疗仪式与五年一度的盛大马鲁布克祭典(Maruvuk)。
部分陶锅被永久封闭,据信内部寄宿着祖灵或守护神力;另一些则被供奉在家中神坛上,或作为殉葬物埋于祖坟中,显示其在家庭与仪式中的神圣角色。
由于其精神地位崇高,这些器物极少示人。随着外来宗教传入及传统信仰式微,许多陶锅被隐藏、破坏或遗失。如今仍能留存下来的陶锅极为稀有,备受尊敬,凝聚着排湾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信仰。
排湾族的神圣陶锅也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。根据其雕刻纹饰,陶锅可分为阳性、阴性或雌雄同体三种类型。虽然学术研究对此分类已有深入探讨,但简化来看,装饰有小圆纹的锅被视为阴性,有百步蛇图案的锅属阳性,同时拥有两者者则为雌雄同体。
陶锅把手或边缘常见的断裂痕迹是刻意为之。当儿女成婚离家时,父母会折下锅的一部分交给他们,象征着与祖屋之间的精神联系将持续不断。
排湾族萨满使用的占卜壶通常体积较小,便于在仪式中携带。它们往往具有圆形底部,使其无法直立——这是一个刻意的设计,强调其神圣属性而非实用功能。
萨满利用这些神圣器皿来召唤神灵,因为排湾人相信壶是神灵居住的容器。在仪式中,它成为人与神之间沟通的灵性媒介。
这块祈祷板的用途是在五年祭的第一天黎明时,由部落首领手持,在大武山呼唤至高神明降临人间,仪式才能正式开始。这是一件与研究排湾族原始宗教密切相关的重要艺术品。圆形木板上雕刻着原始风格的百步蛇图案。通过这件祭祀器物,我们也能看出排湾族信仰与百步蛇之间的深厚联系。
真正的铜刀极为稀有,据信可追溯至唐朝或宋朝,可能源自越南北部——但这一点尚未有定论。这类刀通常分为两种:一种由贵族家族持有,另一种用于萨满的宗教仪式。它们也象征着阳刚力量与权威地位。
目前已知与这类铜刀相关的刀柄类型大约有十种。相比之下,铁制刀刃被认为不那么重要,因为它们容易生锈,需定期更换。
* “排湾”一词在此有时作为一个通用标签,用于指代三个非常相似的部族:排湾族、鲁凯族和卑南族。
本次展览呈现我们收藏中的 18 件精选文物,目前均可供出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