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蘭嶼的雅美族(達悟族)傳統建築中,tomok 是家屋的精神核心。這根中央立柱以木材雕成三角形,下寬上窄,豎立於後室的屋脊樑下。由於具有象徵意義,它也被稱為「祖靈柱」。在雅美語中,此柱名為 tomok。一般以山竹木製作,其頂端常雕有V字形紋飾,形似山羊角,象徵長壽與繁榮。雖然許多舊例已不見此裝飾,但柱身表面往往仍可見淺刻的橫向波紋。
蘭嶼因常受颱風與強風侵襲,傳統家屋多半下沉於地下一至二公尺,以增強防護。建築格局分為三層:前廊、前室與後室。唯有社會地位高者,方能建有三至四道門並立 tomok。從木材挑選、雕製到安置的每個環節,都必須謹慎進行,並遵循儀式規範。安裝須選擇吉日,並伴隨禁忌與祭祀,包括宰殺豬或羊,並以其血塗抹於立柱。房屋完成後,屋主會在 tomok 前舉行儀式,正式宣告繼承人。
由於雅美族以小家庭為單位,每棟房屋僅供一代人使用。父親過世後,房屋即拆除:tomok 由長子繼承,其餘建材則分配給所有兒子。在結構上,tomok 的頂端設有細長圓榫,以嵌合屋脊樑,並在近頂處鑿有兩孔以便綁固。其外形下寬上窄,線條微彎,兼具實用與深厚的文化意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