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凱族神聖陶壺

這件來自魯凱族的神聖陶壺屬於女性類型,並配有兩個提把。 壺口周圍有部分碎片遺失。根據傳統,當兒女出嫁或成婚時,父母會從壺口折下一小塊陶片。此舉象徵對氏族關係的確認,對於女兒來說,這也是嫁妝的一部分。

參考編號:

PAPO100

尺寸

時期

我們無法確定這些神聖陶壺的確切年代。

來源

魯凱族貴族家庭,佳暮部落(霧臺地區)

材質

陶土 / 紅陶

排灣族與魯凱族陶壺的意義


排灣族與魯凱族的陶壺依其裝飾圖案可分為男性壺、女性壺及雙性壺三類。
男性壺常見百步蛇圖紋,象徵陽剛之氣,並有菱形、三角形等幾何圖案,亦常見太陽與人物形象的裝飾。
女性壺則飾有乳突狀的點紋,象徵女性特質,並帶有同心圓等圖騰。雙性壺則融合了兩者的特徵。

在排灣與魯凱文化中,古老的陶壺被認為是祖靈的居所,因此具有神聖地位。許多排灣部落的傳說將陶壺與酋長祖先的起源連結起來。每種壺依其圖案都有專屬的名稱。

陶壺用途廣泛,可作為祭祀器物、聘禮或日常飲食器皿。其價值視用途而定,以祭祀與聘禮用途最為珍貴。這些陶藝技術曾以口耳相傳,現今已失傳。

簡樸圓潤的陶壺在傳統中最受貴族珍視,價值最高。排灣族視陶壺如同生命,會為其戴上項鍊,並避免從壺口拿取,因壺口被視為其「頭部」。

有學者認為,這些陶壺最初可能來自其他部族,後來才因需求而在地生產。也有觀點指出,部族遷徙導致對農業依賴減少,使陶壺需求下降,遺留下來的壺因此更加稀有且珍貴。

在傳統的排灣與魯凱社會中,唯有貴族才能擁有陶壺。壺的數量與品質象徵財富與社會地位。這些陶器不僅承載著傳說,更深植於社會結構中,在排灣與魯凱文化中意義深遠。